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2426人受到表彰,包括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其中,我院副院长、胸外科专家田子强教授获得202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田子强教授是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北省十大杰出青年、河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第七届河北省青年科技奖等荣誉称号。30年来,他在方寸之间创造生命奇迹,用精湛医术、科研创新和无私奉献,让成千上万名食管癌患者重获新生。通过开展一系列新技术、新疗法,将食管癌5年生存率由最初的30%提高至60%以上,极大提升了河北省胸外科疾病的诊疗水平,在食管癌防治领域树起了一座里程碑。
生命守护者:万余例手术背后的"中国精度"

“手术不是冰冷的技术操作,而是与死神争夺生命的战斗。”田子强教授始终将患者的生命放在首位。作为胸外科领域专家,他带领团队致力于推动我省胸外科的发展,开创我省胸外科腔镜治疗先河,在国内首先推广食管癌胸腔镜下切除术中的左喉返神经双悬吊法清扫术,并在省内首先推广食管癌新辅助化疗加免疫治疗模式,取得良好效果,挽救了许多家庭。
一名25岁女孩是巨大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多次转院治疗无果,转入我院时,已处于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的垂危状态。入院后,田子强教授争分夺秒研究患者病情和手术方案,并完整切除肿瘤。患者病情得到根治,顺利康复,她多次表示,“田子强教授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他就是我的再生父母”。田子强教授还开创性运用“L”型不破坏胸锁关节的切口术式,为一名患纵隔脂肪肉瘤的9岁男童进行了高难度复杂的挽救性手术,使其获得了长期生存的机会。母亲难掩激动的泪水,小男孩开心地说,“我以后一定要学医,成为像叔叔一样的人。”
2024年8月,在中日食管癌外科论坛上,日本国立癌中心大幸宏幸教授全程观摩田子强的手术直播。当看到他在腹腔镜下以毫米级精度完成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时,这位国际权威专家惊叹:“您是我见过最出色的胸外科医生。” 这项创新技术将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从30%~40%提升至65%以上,配合新辅助治疗后3年生存率达85%以上,两项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他独创的“倾斜适形吻合法”,将吻合口瘘发生率,降至1%以内。相比于传统手术,此手术方式延长了患者生存时间,提高了生存质量,缩短了住院时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科研攻坚者:解码癌症的“中国方案”
“医学创新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扎根临床的深度耕耘。”田子强教授在手术台与实验室之间架起桥梁,他牵头我国首部《食管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建立了确诊并经过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数据库。该数据库为国内体量最大、信息最详实的此类数据库之一,通过长期随访和基因研究,揭示了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
在河北省食管癌高发区,他带领团队首次在高发区建立了以人群为基础的大数据信息系统,明确了高发区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流行规律,为高发区制定上消化道恶性肿瘤防控措施提供了依据。相关研究成果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作为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他带领团队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及省级重点课题,并申请了包括肺腺癌诊断的分子标志物、关于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放置引流管等14项国家发明专利。
杏林耕耘者:培养“中国胸外科的未来”

田子强教授始终将“工匠精神”融入育人全过程。他经常教导青年医生和学生,“病人永远是对的,他们所说的话应认真倾听,要仔细观察患者病情,不放过任何细节。”如今,他培养的学生中已有十数位在全国省市级医院中担任科主任、硕士生导师或学科带头人。“田老师教我们的不仅是手术技巧,更是对生命的敬畏。”在他的指导下,学生团队连续多次斩获全国胸腔镜手术总决赛冠军。
他牵头创办的河北省食管癌论坛,已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30年来,田子强教授通过讲座、手术演示交流、义诊等方式,几乎走遍全省各地市,将腔镜治疗食管癌的手术经验进行推广,使我省整体腔镜率达到60%以上,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微创、更精准的治疗。在他的努力下,我省食管癌的诊疗水平得到较大幅度提升。
抗疫逆行者:用生命守护生命
疫情就是命令,医者必须冲锋在前。2022年,田子强教授临危受命组建了400余位医务专家的抗疫医疗队。作为河北省总领队,带领全队奔赴疫情前线。工作中不顾个人安危、靠前指挥,圆满完成了救治任务,为打赢疫情阻击战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抗疫成绩显著,他得到了省、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的高度认可,他们表示,“田子强同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忠于事业的敬业精神’和‘忠于人民的奉献精神’”。“患者把生命交给我们,我们就要拼尽全力”,他说。

从太行山区的义诊现场到国际学术讲台,从抗疫前线到实验室,田子强教授用30年光阴书写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担当。他是患者眼中的“救命恩人”,是同行敬仰的“技术标杆”,更是医学教育的“领路人”。正如他在获奖感言中所说:“我只是做了一名医生该做的事,生命相托,唯有全力以赴。”
宣传部